欢迎您的到来!今天是:

文明创建

Civilization create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文明创建>文化园地

踏歌征程凯旋归

发布时间:2010-06-26 14:10:00     次浏览
——我院赴滇抗旱救灾纪实作者:何明远去年秋冬,云南的旱灾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持续的旱情造成当地百姓无法正常生活和生产,作为水文地质工作的专业队伍,我院在第一时间接到上级指令,紧急组织了一支由施云同志带...

  ——我院赴滇抗旱救灾纪实

  作者:何明远

  去年秋冬,云南的旱灾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持续的旱情造成当地百姓无法正常生活和生产,作为水文地质工作的专业队伍,我院在第一时间接到上级指令,紧急组织了一支由施云同志带队的抗旱突击队远赴云南抗旱打井,开始了紧急救援行动。七十多天里,他们经历了许许多多的艰难困苦和可歌可泣令人难忘的感人故事,圆满完成了上级交给的打井任务,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展现了二水人的风采。

  肩负使命 日夜兼程

  2010年4月1日,大雨。按照省厅指挥部的统一要求,我院突击队于当日下午5点之前赶到省国土资源厅集合。4月2日上午在国土资源厅门前参加了隆重的赴云南抗旱救灾找水打井出发仪式。在仪式上十几辆满载着打井设备的车辆一字排开,整装待发,每辆车的前后左右都掛满了赴云南抗旱救灾找水打井的横幅标语,尤其是省厅院内的“协力斗天灾打井济亲人”大红横幅更是格外的醒目,多家新闻媒体赶到现场进行采访,场面十分壮观动人。

  


  征程寄语

  我院的队员们更是个个精神抖擞、信心百倍,下定决心,不辱使命,纷纷表示一定要拿出最好的技术、最快的速度,争取早日为旱区人民掘出甘泉。突击队员们承载着全院职工的深情厚意,肩负着抗旱擒魔的光荣使命,在省厅领导的一声令下,随着抗旱救援的车队浩浩荡荡踏上了远赴云南的征程。

  一连几日的跋涉,他们奔驰于一马平川的中原大地,越过了连绵起伏的崇山峻岭;穿过了逶迤曲折的乡镇小路,风尘仆仆赶到了云南省开远市中和营镇中寨村,这里是他们抗旱伏魔的第一个战场。

  


  整装待发

  环境艰苦 励炼意志

  四月的江南春意盎然,气候宜人。而中寨村的4月却出奇的炎热,蚊虫苍蝇四处飞扬,他们简易住宿的隔壁就是牛棚,一阵阵臊臭气味扑面而来,让初到此地的队员们难以忍受。环境虽然艰苦,但使命的召唤却让他们坚定不移地在此驻守了30多天,直到第一个旱魔被他们降服才挥师离去。生活用水要比想象的更加困难,每次担水要跑几公里山路外的一个井坑里取水,这口井是全村唯一的一口生活用水井,且井坑里的水量非常有限,每一桶水上来带出的都是泥浆,浑浊不堪,简直无法饮用,每挑一担水回来都是气喘虚虚,汗流夹背。当地村民用水都是用牛车到这里拉水,按当地村民们的说法:这口井是上帝的恩赐,但缺水的情况却时有发生,遇此情况村民们都是花钱到20公里以外的中和营镇去买水吃。更令人难以想象的是,这里的村民祖祖辈辈吃的都是这样的水,能喝上清爽甘甜的清水是他们世代渴望的一个梦想!

  为了节约用水,有的同志不得不放弃早上刷牙的习惯,有的同志到了晚上干脆脸脚都不洗,蒙头就睡,一觉呼到大天亮。交通不便更是个突出的问题,给他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没有交通车,急需的生产材料无法到位,生活补给不能及时补充,买一点蔬菜还需要到20公里以外的镇上去采购,且急需的物品也相当匮乏。

  然而,这样困苦的环境丝毫没有动摇突击队员的抗旱意志,却更加激起了他们“协力斗天灾打井济亲人”的坚定决心!

  魔高一尺 道高一丈

  当地的生活环境和交通十分恶劣且不说,地质条件也十分复杂。由于缺少基本资料,对地层的复杂性没有足够的认识,他们的第一口井就遇到了很大的麻烦,这是一口专为学校师生解决饮水问题的钻井。虽然队员们干劲十足,但孔内掉块、卡钻事故时有发生,直接影响了钻井的进度,但在困难面前大家毫不气馁,他们反复摸索,多方求证,仔细研究应对方案。通过多方面的地质调查和咨询,大家对当地的地层岩性,钻探施工程序,灰岩地区钻探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以及注意事项终于有了初步的了解,及时地调整和改进了施工方案和钻探工艺,克服了重重困难,不惜代价从昆明买来护壁原料和添加剂,有效地解决了施工技术问题。院领导得知他们的情况后,也及时地调派一名长期从事地下找水打井工作、在钻探、成井、抽水试验等方面有着相当丰富经验的老同志火速前去增援。

  


  精心操作

  经过一个多月的苦战,赴云南抗旱的第一口井在人们的期盼中终于成功出水,而且出水量远远超过原设计要求,足以满足该校师生的生活用水。为此,该校的熊校长比谁都激动,他告诉大家:“为了这口井,很多单位到现场勘查后都不敢在此打井,你们不但敢在这里打井而且打出了这么优质的水来,真不容易啊。你们精湛的钻探技术,顽强的工作精神令我们叹服,我代表学校的师生感谢你们,向你们学习,向你们致敬!”——这是我院抗旱第一井成功出水后队员们获得的最高表彰。

  随着对该地区地质情况的不断了解。他们的工作效率开始了突飞猛进地加速度。

  第二口井从开孔、扩孔、下管、洗孔、抽水、终孔、井台制作到验收,仅用了八天时间。八天的时间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这眼水井的施工时间是第一眼水井的1∕4。在该孔的施工过程中,他们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工艺,不放过任何含水层的蛛丝马迹,尽最大的可能为灾区人民找水。

  


  挑灯夜战

  根据岩样观察,第二口井无明显含水迹象,地层结构主要为粉质粘土夹碎石,62—81米为泥岩。为了有效地确定含水量,他们打破常规,开动脑筋进行技术革新,在现场用φ89的岩芯管加工一个长5m的提桶,用提桶进行试抽水,他们夜以继日的忙碌着,不断地进行抽水试验,终于发现动水位始终保持在4m左右,这无疑又是一个令人高兴的信息,更坚定了他们“孔内有水”的判断。

  


  成井的喜悦

  为防止孔内塌孔造成粉质粘土堵塞花管,需在花管四周充填砾料,没有砾料,他们就另辟蹊径,到附近采石厂购买了两车2-4mm带棱角状的碎石替代砾料,并采用活塞式混合器洗井,获得了十分理想的效果,该井抽水试验表明:每日出水量为58.3立方。

  该井的成功出水极大地鼓舞了队员们的战斗精神,当地村民们更是高兴万分,撤场时,村长及几十位村民赶到现场主动帮助装车,依依不舍地将他们送出村外......

  在随后的第三、第四口井的钻井中,有了前面的成功经验,钻井施工更是得心应手,尽管施工条件和孔内情况比前两口井更复杂,最终还是被他们顺利拿下并成功出水。至此,我院抗旱救灾四口水井的任务圆满完成,成井率为百分百,在当地留下一段佳话。

  民族团结,共谱乐章

  开远市是云南少数民族较集中的地方,此次赴云抗旱打井得到了当地政府和老百姓的热烈欢迎和大力支持,也充分展示了兄弟民族情同手足,团结奋斗的中华民族精神,那许多的感人故事依然历历在目。

  黄家冲村地处大深山里,群山起伏,延绵不断,山高奇险,道路坑坑洼洼,崎岖不平,当时刚下过一阵雨,黄土路面更是泥泞不堪,钻探车辆根本无法行驶。眼下的情景让突击队员们心急如焚,然而,让大家意想不到的一幕出现了,只见几十个村民自发地拿着铁锹和锄头赶来抢修道路,他们一锹一铲地把表层被雨水渗透的泥土给清理掉,把坑坑洼洼的地方给填平,钻探车辆就随着村民们修路的进度一步步的向前开去,七公里的黄土公路,村民们奋力抢修了好几个小时,个个汗流浃背,却无一怨言。

  


  政府的关怀

  红河州建水县李浩寨乡野马村的井位通过专家论证确定在一座半山腰中,设备根本无法到位,该乡的乡长便亲自调用、指挥挖掘机抢修了一条通往井位的临时大道,无数的村民更是热情高涨,争先恐后地抢运钻探设备,保证了钻探设备及时到位和顺利开工。

  


  大嫂的心意

  在工地上,当地村民看到突击队员们的就餐条件艰苦,一些村民就为他们送来自家的长凳,甚至将自家难得一见的红烧肉送到工地与队员们共享。在他们的住所,每天都有村民们送去鸡蛋疏菜。有一天夜深了,大家忽然被一阵敲门声惊醒,疑惑间,村长竟提着一只五斤多重的老母鸡和几十个土鸡蛋走了进来,说是一定要让大家补补身子。在这贫瘠的山沟里,村民们的纯朴厚道,热心关爱令队员们终身难忘,也是他们奋力拼搏抗旱擒魔的动力所在。

  可以说,这里每一口井的成功出水都涌流着一曲曲民族团结,攻克艰难,战胜旱魔的赞歌。

  结束语

  我院赴云抗旱突击队在开远市苦战七十余天,同兄弟突击队一起,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滇晥人民共战旱魔、民族团结攻坚克难的壮丽诗篇,充分展现了我们地矿职工良好的技术水平和顽强的工作作风。

  6月10日国土资源部在贵州省国际会议中心举行西南抗旱找水打井工作总结会。会议表彰了在此次西南抗旱找水打井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166个先进集体和673名先进个人。

  我院赴云抗旱打井突击队荣获先进集体表彰;

  我院突击队队长施云同志荣获先进个人表彰。

  


  高歌凯旋


联系我们 | 皖ICP备07012306号公安备案号 34020202000373

Copyright 2019, 安徽地勘局第二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 版权所有 www.ersh.cn.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黄山东路山水大厦 邮编:241000 技术支持:辰光网络

荣晖新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