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的到来!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防灾减灾

守护生命 守望崇高

发布时间:2012-08-17     次浏览
——党的十六大以来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回眸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受威胁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地质条件复杂,构造活动频繁,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灾害隐患多、分布广,且隐蔽性、突...

  —— 党的十六大以来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回眸

  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受威胁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地质条件复杂,构造活动频繁,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灾害隐患多、分布广,且隐蔽性、突发性和破坏性强,防范难度大。特别是近年来受极端天气、地震、工程建设等因素影响,地质灾害多发频发,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党的十六大召开以来,国土资源战线的地质灾害防治尖兵们,始终奋战一线,面对严峻的地灾防治形势,从不畏惧,永不言弃,挽救了无数生命。而今,地质灾害防治上升为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保障经济协调持续发展的全局性工作,主动防灾减灾的社会氛围逐渐形成。

  十年两跨越,地灾防治上升为国家全局性工作

  2003年~2012年十年间,中国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历了两次跨越式进步,分别是2003年《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出台和2011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颁布。前者是我国第一部有关地质灾害防治的行政法规,其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正式步入法制轨道;后者则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指导思想、原则、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使地质灾害防治成为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保障经济协调持续发展的一项全局性工作。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使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法可依。其“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全面规划、突出重点”,“谁引发,谁治理”,“统一管理、分工协作”的原则,地质灾害调查、预报、危险性评估等制度,以及国家建立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和预警信息系统等措施,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全国已有29个省(区、市)颁布了与地质灾害防治有关的地方性法规或规章。

  但也必须看到,法制进步的步伐仍滞后于形势的需求。十年间沧海桑田,更迭巨变。经济的大发展带来了基础设施建设的大跃进,人类活动对自然的扰动愈演愈烈;大自然的猛烈爆发,更深刻铭记在几代中国人的记忆深处。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灾难带来的不仅仅是刹那间城池坍塌和生命陨落,更在广袤的山川河谷间深深地埋下了地质灾害隐患,这些隐患将持续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频频造访,使隐患向灾难的转变,快得令人猝不及防。汶川地震两年后的2010年,注定是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史上难以抹去的深刻记忆。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贵州关岭滑坡、云南贡山泥石流,接踵而至的地质灾害夺去了2000多人的生命。2010年成为近十年来我国地质灾害灾情最重、重大灾害事件最多、死亡失踪人数最多的一年。

  多难兴邦。经历过灾难,人们幡然醒悟,意识到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性。2011年,国土资源部根据国务院领导多次作出的重要批示,在总结以往工作经验和教训基础上,代国务院拟定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2011年6月14日《决定》印发不到3个月,国务院办公厅即印发了贯彻落实《决定》的重点工作分工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各地和有关部门的职责任务。

  《决定》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各个环节,以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通过顶层设计,以建立健全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综合治理体系、应急救援体系为核心,提出了全面开展隐患调查和动态巡查、加强监测预报预警、有效规避灾害风险、综合采取防治措施、加强应急救援工作、健全保障机制六大措施;同时提出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专群结合、群测群防,谁引发、谁治理,统筹规划、综合治理五项原则。《决定》实现了理念、体制、机制、手段措施的全方位创新,着力协调责任、整合资源、统筹兼顾,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格局,有效规避灾害风险。

  从有法可依,到上升为国家层面的全局性工作,我国地质灾害防治法制规章和管理工作在十年间逐步完善、加强。不仅如此,十年间,国务院还先后发布了《国家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十一五”规划》等,今年还出台了“十二五”规划,各省(区、市)和大部分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市、县均实施了相应的预案和规划。国土资源部作为地质灾害防治的主管部门,加强机构队伍建设,编制印发了《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响应工作方案》,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地质灾害应急响应机制及部省两级地质灾害应急专家队伍。目前,全国已基本形成了由1个国家级地质环境监测院、32个省级监测总站、233个市(地)级监测分站和166个县级监测站组成的全国地质环境监测体系。初步建立了三峡库区滑坡崩塌专业监测网。上海市、北京市、天津市地面沉降专业监测网已基本建成并运行。在典型地区开展了突发性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示范工作。同时,针对重点地区,还建立了部、省两级及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机构。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群测群防,走中国特色的防灾减灾道路

  特殊的自然条件,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受地质灾害威胁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在经济技术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寻找一条最有效的防灾减灾之路,是一代代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者的不懈追求。群测群防成为理性选择。1999年至今,我国初步建立了以群测群防为主的地质灾害监测网络体系,35.5万名群测群防监测员在汛期看守着20多万处隐患点,在最困难、最危险的环境中执行着崇高的生命任务。实践证明,群测群防是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一大创举,在预警预报、减少伤亡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1999年~2011年,依靠群测群防,我国成功避让地质灾害6781起,转移受威胁群众36.5万人。

  群测群防的成功,说明地灾防治不仅是一项技术性工作,更是一项社会性工作,只有防灾减灾意识深入民心,在全社会形成未雨绸缪、防灾减灾的氛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才算做到位。但要实现群测群防,让防灾减灾知识走进千家万户,让防灾减灾意识深入民心,谈何容易!

  近年来,国土资源部把大量精力投向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工作上来。从几年前的万村培训,到“十有县”、“五条线”、“五到位”的建设,地质灾害防治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目前,全国“十有县”总数达到1337个,覆盖了95%以上的地质灾害高、中易发区。特别是群测群防监测员队伍的建立、发展和壮大,让地质灾害防治彻底实现了从单纯的专业性、技术性工作到社会性工作的转变。而发放通俗易懂的地质灾害防治挂图、地质灾害防治明白卡等,已经成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优良传统。通过这些工作,地质灾害防治的理念和知识真正进入了寻常百姓家。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宁可听骂声,不可听哭声”,在组织群众撤离时,面对群众的不理解,地灾防治工作者始终坚持这一原则。近年来,随着宣传培训工作的深入,骂声少了,哭声也少了。除了宣传,这同应急避险演练的广泛开展密切相关。做好应急演练是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的保障。近年来,国土资源部提出对威胁学校、医院、村庄、集市等人员密集场所的重大隐患点,要于每年汛期前至少组织一次应急避险演练。2011年,全国有上百万人参与了2000多次地灾防治应急演练。

  “群专结合”是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特色。除了30多万名群测群防监测员,全国还有2500名地质灾害应急专家分布在各省(区、市)指导防治工作,3520家地质灾害防治资质机构共计10多万人承担着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勘查、设计、施工、监理等工作。2011年累计有4.1万名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地质灾害排查巡查核查、应急处置宣传培训工作。

  同时,国土资源部还着力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学科研究,积极采用高科技手段开展防灾减灾。地震扰动重大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范与生态修复等一批科研项目的开展,为防灾减灾发挥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在全国推广安装地质灾害监测报警器。目前,全国已安装数十万套裂缝报警器和滑坡预警伸缩仪,监测效率和预警水平比以往明显提高。在地质灾害防范和应急处置中运用无人驾驶小飞机、三维激光扫描仪、探地雷达等高精高尖设备、卫星远程视频会商系统、航空遥感等设备和技术手段,有效提高了防灾减灾效率。

  落实责任,中央与地方、部门与部门形成防灾合力

  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视,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推动力。十年来,国土资源部不断强化地质灾害防治领导责任制,明确分管责任,落实工作责任,抓实直接责任。有些省还实行了省级领导包市、市级领导包县、县级领导包乡、乡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党员骨干包户的“六包”制度。同时,通过在重要隐患点设立警示牌和防灾责任公示牌、在媒体上公开防灾责任人和监测人信息等方式,将灾害信息和防灾责任制向社会公开。目前,国土资源部已建设完成了涵盖全国20多万处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信息的群测群防信息系统并投入使用。

  曾几何时,不能带来直接经济效益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备受冷落。这种情况在2011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出台后得到改善。《决定》提出,地灾防治的责任主体是地方政府。到2011年,全国已有24个省(区、市)明确了地质灾害应急管理机构,27个省(区、市)明确和成立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机构,223个市及近1000个县加强了机构建设,山东、陕西、甘肃、北京等省(市)已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内容。2011年省级财政累计投入资金50多亿元,是2010年的2.1倍。同时,各地大力开展防治知识宣传与培训,四川省在汛期培训群众200多万人,浙江省组织专家深入基层对1万多名群测群防监测员开展培训。

  此外,国土资源部还与相关部门形成防灾合力。从2003年起,国土资源部与气象部门合作,除国家和30个省(区、市)开展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工作外,253个地(市、州)、1265个县(区、市)也在各自区域内开展了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与建设、交通、铁道等部门联合发文,做好相关区域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2010年,国土资源部两次邀请十多个部委联合召开地质灾害防治视频会,并共同开展汛期检查。

  组建协会,地灾防治行业走向规范

  十年来,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不断深入,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成绩背后仍存隐忧。当前,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仍然非常严峻,地质灾害高发频发的状况将在相当长时期内继续存在,与此同时,防治体系还不健全,局部地区防范意识不强、防范措施不足,全社会共同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的局面尚未形成。

  痛定思痛,才能对症下药。今年6月19日,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协会筹备工作发起人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汪民在会上指出,我国地灾防治业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主要包括:行业监管和自律组织建设滞后,缺乏行业认同感、责任感和行业凝聚力;规范市场、拓展市场的交流与合作不够;职业行为不规范,恶性竞争时有发生;从业机构开展工作的独立性不高;工作质量和水平不高;从业人员整体业务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从业机构缺乏交流合作,人员培训教育欠缺,服务质量管理不严等。

  要完善地质灾害防治行业管理制度,全面提高我国地质灾害防治水平,就必须成立地灾防治工程行业协会。这既是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形势的需求,更是行业发展的要求。就完善地质灾害防治行业管理制度而言,业内人士指出,一要理清职责,转变职能。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履行地质灾害防治管理职能,协会要协助政府做好有关行业自律性工作。二要完善机制,严格管理。政府和协会要互相监督,形成更加公正、诚信、生动的工作局面。三要深化改革,完善服务,进一步建立统一、竞争、开放、有序的地灾防治市场。

  有理由相信,行业协会的成立,将给我国地质灾害防治行业带来一次洗牌,而我国地质灾害防治水平也将因此得到质的提升。

联系我们 | 皖ICP备07012306号公安备案号 34020202000373

Copyright 2019, 安徽地勘局第二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 版权所有 www.ersh.cn.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黄山东路山水大厦 邮编:241000 技术支持:辰光网络